极速pk10

科研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在线
极速pk10公告
极速pk10公告
04-24
2025
转发:2025年“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与产业发展研究基地 “海韵文澜?旅创风华”首届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公告
各有关单位:海南省文旅融合设计与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是由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极速pk10共同建立,该基地致力于研究海南自贸港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路径与制度创新,专注于海南自贸港文旅融合产品的设计与推广。基地的工作重点包括学术极速pk10、政策咨询、理论研究、课题申报、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多个方面,旨在构建一个集产业、学术、研究与应用于一体的跨学科、跨部门、跨单位的开放式实体研究平台。海南岛孕育了独特多元的文化遗产,为了进一步推动海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挖掘海南文化的深厚底蕴,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与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海南省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海韵文澜?旅创风华”文创产品设计征稿大赛。现面向全省各高等院校师生发出诚挚邀约,征集2025年“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与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海韵文澜?旅创风华”首届文创产品设计作品(以下简称“文旅基地征稿大赛”),具体事项极速pk10如下:一、大赛主题此次大赛作品旨在以服务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为目标,突出文旅融合特色,体现海南文化元素(如黎苗文化、海洋文化、热带雨林文化、湿地文化等),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汇聚创意设计资源,提升创意设计水平,搭建交流协作平台,用艺术设计作品传递自贸港文化。二、组织机构(一)主办单位:海南省文旅融合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 海南省美术家协会 (二)承办单位:极速pk10 (三)支持单位:海南大学国际传播与艺术学院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琼台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三亚学院艺术学院/国际设计学院海口经济学院南海美术学院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动画与数字创意学院海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三、参赛对象主要面向省内各高校师生,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四、作品要求(一)内容要求作品需围绕大赛主题,深入挖掘海南民俗(黎苗、疍家等)文化、海洋文化、热带雨林文化、湿地文化等海南特色文化符号,可展现文化特色、历史传承、民俗风情、旅游体验等方面内容。内容积极向上,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感染力,需为原创作品,未公开出版物发表,不存在抄袭、剽窃等侵权行为。(二)作品类别及成果格式A.视觉传达类1.突出文旅融合特色,体现海南文化元素为主题的视觉传达应用文创产品设计投稿赛道,如:品牌、包装、插画、海报,产品等。2.静态作品:格式JPG或PNG,色彩模式RGB或CMYK,分辨率300dpi,每张图片大小不超过10M。编排在A3幅面竖版,标准A3尺寸297mm x420mm。每组作品不超过3幅(若为系列作品,请合并为3幅上传)。3.若另附动态呈现作品须GIF格式、不小于72dpi,节奏流畅不卡顿。4.以上单个文件图片限定10MB内。B.环境艺术设计类1.突出文旅融合特色,体现海南文化元素为主题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案投稿赛道,如家具设计、陈设设计、智能家居设计、室内外公共空间设计等。2.静态作品:格式JPG或PNG,色彩模式RGB或CMYK,分辨率300dpi,每张图片大小不超过10M。编排在A3幅面竖版,标准A3尺寸297mm x420mm。每组作品不超过3幅(若为系列作品,请合并为3幅上传)。3.以上单个文件图片限定10MB内。C.产品设计类1.突出文旅融合特色,体现海南文化元素为主题的产品设计投稿赛道,如交通工具、智能设备、居家产品、文创产品、工业制造等。2.静态作品:格式JPG或PNG,色彩模式RGB或CMYK,分辨率300dpi,每张图片大小不超过10M。编排在A3幅面竖版,标准A3尺寸297mm x420mm。每组作品不超过3幅(若为系列作品,请合并为3幅上传)。3.以上单个文件图片限定10MB内。(三)赛道类型A.教师赛道B.学生赛道五、大赛时间(一)作品征集时间:2025年4月24日—2025年9月9日(二)作品评审时间:2025年9月10日—2025年9月18日(三)作品公布时间:2025年9月19日—2025年9月24日六、投稿方式与参赛要求(一)投稿方式1.参赛报名表见附件1《2025年“海韵文澜?旅创风华”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报名汇总表》、附件2《2025年“海韵文澜?旅创风华”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作品登记表》、附件3《2025年“海韵文澜?旅创风华”文创产品设计大赛参赛作品的原创性声明及授权说明》。2.竞赛文件以“参赛单位+作品类别(视觉传达类/环境艺术设计类/产品设计类)+赛道类型(教师赛道/学生赛道)+参赛人员”命名。竞赛图纸中不得出现参赛院校、作者及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3.投稿地址参赛作品统一发送至大赛专用邮箱:18683325888@163.com,邮件主题请注明“海韵文澜、旅创风华”文创产品设计大赛。(二)参赛要求每件作品作者不超过5人,每件作品指导教师不超过3人。要求作品体现独立知识产权。(三)关于参赛中使用AI的说明本次竞赛不限制参赛者使用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方案设计与表达。提交作品时须同步上传《人工智能工具使用说明》(包含但不限于AI工具的名称及版本,AI工具应用的具体创作环节;该说明仅作创作过程备案,不作为作品评审的评分依据。七、评选流程(一)初审:由专业评审团队对所有来稿进行初步筛。蕹环险鞲逡蟮淖髌,选出进入复审的作品。(二)复审: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名人组成终审评委,对初审入围作品进行打分评审,确定获奖作品名单。(三)公示:获奖名单将在文旅基地公众号、极速pk10官网等平台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接受社会监督。八、奖项设置A.视觉传达类(一)金奖:3名,奖金人民币2000元(税前)、证书、奖杯。(二)银奖:12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税前)、证书、奖杯。(三)铜奖:20名,奖金人民币500元(税前)、证书、奖杯。(四)优秀奖:30名,证书及纪念品。B.环境艺术设计类(一)金奖:3名,奖金人民币2000元(税前)、证书、奖杯。(二)银奖:12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税前)、证书、奖杯。(三)铜奖:20名,奖金人民币500元(税前)、证书、奖杯。(四)优秀奖:30名,证书及纪念品。C.产品设计类(一)金奖:3名,奖金人民币2000元(税前)、证书、奖杯。(二)银奖:12名,奖金人民币1000元(税前)、证书、奖杯。(三)铜奖:20名,奖金人民币500元(税前)、证书、奖杯。(四)优秀奖:30名,证书及纪念品。D.最佳组织单位:3个,证书、纪念品。九、注意事项(一)主办方有权对获奖作品进行宣传、展览、出版等使用,无需另行支付稿酬。(二)参赛作品如涉及著作权、版权纠纷等法律问题,由作者本人负责。(三)凡投稿者,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本大赛规程各项规定。(四)大赛主办方对本次大赛拥有最终解释权。(五)如有参赛相关问题,可进入文创设计大赛交流群咨询沟通,QQ群号:429689116,请勿在群里发布无关信息。十、联系方式办公室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琼山大道18号极速pk10设计学院5-201。邮编:571126 邮箱:18683325888@163.com联系人:杨老师,18683325888(如有任何报名相关疑问,请电话、邮件、QQ与我们联系)附件1-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论证活页_20250424205458A694.docx附件2-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申请书_20250424205503A696.docx附件3-2025年“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申报汇总表_20250424205509A697.xls 2025年4月24日
2025.04.24
03-27
2025
2025年“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申报公告
各有关单位: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是由海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极速pk10共建,以海南自贸港文旅深度融合路径与制度创新研究、海南自贸港文旅融合产品设计与推广研究以及海南自贸港文旅融合产业发展与制度创新研究为三大服务方向,围绕学术极速pk10、政策咨询、理论研究、课题申报、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以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为重点研究内容,汇集“产、学、研、用”四位一体的跨学科、跨部门、跨单位组织的开放式、实体研究组织。根据课题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现面向全省申报2025年“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以下简称“文旅基地”专项课题),具体事项极速pk10如下:一、资助额度2025年“文旅基地”专项课题按重点项目、一般项目两个类别立项资助。其中,重点项目每项资助金额1万元,一般项目每项资助金额5000元。二、选题方向(一)重点项目选题方向1.以消费提质增效推动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研究;2.深化文体旅商展融合发展研究。(二)一般项目选题方向1.海南文化和科技融合有效机制研究;2.海南非遗文化保护研究;3.海南演唱会经济产业链构建和政策需求研究;4.海南自贸港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5.数字技术赋能海南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6.海南自贸港文旅融合人才培养机制研究。三、成果要求成果形式一般为研究报告和公开发表的与课题内容相匹配的学术论文等。(一)重点项目立项后1年内主持人需提交不少于2万字的课题研究报告,或立项后2年内发表核心论文1篇,提交成果材料,按程序申请结项。(二)一般项目立项后1年内主持人需提交不少于1.5万字的课题研究报告,或立项后2年内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2篇,提交成果材料,按程序申请结项。(三)发表研究成果时,极速pk10校内人员应署名单位为“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极速pk10”,并应标注“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校外申请者署名单位为本单位,并应标注“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四、申报要求(一)课题主持人必须是课题研究的真正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担负课题研究的实质性任务。作为主持人每人每年只能申报1项课题,只能主持在研1项通过申报立项的课题。(二)申报课题须写明课题类别,并按相应课题的资助额度做好经费预算。经费预算及管理按课题项目责任单位经费管理办法执行。(三)申报课题须按要求填报附件2《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申请书》、附件3《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论证活页》、附件4《2025年“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申报汇总表》。《论证活页》不得出现申报者及课题组成员的姓名和所在单位等直接或间接透露申报者信息的背景资料。《申请书》要求用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论证活页》要求A3纸双面排版。《申请书》《论证活页》等附后。(四)申报时间从2025年3月27日起至2025年4月25日止,请申报人于截止时间前正式提交。纸质申报材料(《申请书》《论证活页》各一式3份、《汇总表》1份)送至海南省“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地址附后),同时将电子版以“姓名+文旅基地(重点/一般)课题+课题名称”发送至邮箱:15621595080@163.com。(五)申报的研究课题已获得其他资助的,或者与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后出站报告密切相关的,须在《申请书》和《论证活页》中予以说明。(六)申报者要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取消申报资格,已获准立项的按撤项处理。“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办公室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琼山大道18号极速pk10设计学院5-201,邮编:571126。联系人:李老师,孙老师,15650076671;13150701082。2025年“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申报公告_20250327174958A069.pdf附件1-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论证活页_20250327175004A070.docx附件2-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申请书_20250327175013A071.docx附件3-2025年“海南省文旅融合产品设计和产业发展研究基地”专项课题申报汇总表_20250327175022A072.xls 2025年3月27日
2025.03.27
03-27
2025
关于开展2025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的极速pk10
各单位: 2025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现开始申报,我校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13日,申请人请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纸质版申请材料至科研处,《课题申请书》(3份)、《评审意见表》(7份)和《2025年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汇总表》(1份)。《评审意见表》不得出现课题申请人及其成员的姓名和所在单位等直接或间接透露申请人信息的背景资料,否则不予受理。《课题申请书》《评审意见表》要求计算机填写、A3纸双面印制,中缝装订。同时以上材料电子档发送至科研处邮箱keyanchu6596@126.com,具体事项请登录“海南社会科学网”:http://www.hnskl.net/tdgg/202503/t20250327_3472960.html注意事宜:1、课题负责人只能申请一项课题,作为课题组成员只能参与一项其他课题的申请。课题负责人须征得所有课题组成员同意并签字确认。2.新增社科普及基地课题,申请人须为社科普及基地的专(兼)职研究人员;3.今年实行线上线下同步申报,首次实行网络申报,系统还在完善中,待后期省社科联提供操作指导。系统申报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请及时与极速pk10中工程师联系。 科研处(学科办) 2025年3月27日
2025.03.27
03-24
2025
转发: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报公告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现就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报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报工作以德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德甲文化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坚持有组织科研和自主探索相结合,坚持以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鼓励开展跨学科综合研究,切实发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示范引导作用,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推进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二、本次受理申报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包括一般项目、重点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一般项目应立足各学科的历史、理论、方法和应用,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建设与发展实际,体现申请人的学术素养,围绕对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学术创新具有支撑作用的一般性基础问题、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的专题性应用问题,开展具有学科视角的创新性研究。重点项目应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哲学社会科学重要基础和前沿问题开展原创性研究,鼓励学科交叉。申请人应具有较好的前期研究基。て诔晒辶亢椭柿坑Ω哂谝话阆钅。申报重点项目评审未通过的,原则上不再转立为一般项目。青年项目旨在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扶持和培养,发挥青年学者优势,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和应用创新。西部项目立足西部地区实际和优势,资助推进西部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开展周边毗邻区域国别研究等方面的课题,支持西部地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提升。三、本次申报不发布分学科具体课题指南。申请人可对照国家社科基金近年分学科课题指南的导向、已立项课题和研究成果,对应上述项目类别的定位和要求,着眼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突出明确的问题意识,从学科视角按照选题规范自主拟定题目申报,避免重复研究。鼓励围绕以下重点方向开展深入研究:德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要会议、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的史料收集整理与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本质要求、世界意义,国际变局、新科技革命给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繁荣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生态文明,数智社会治理,人工智能发展和治理,城市化和城市治理,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健康中国,人口战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边疆治理与边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安全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践行“三大全球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交流互鉴,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国文化史、学术史和思想史,重要文献史料整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古典学研究,古代文明起源,近代大国崛起,世界现代化历程,世界战争史、殖民史、宗教史和政治思想史,重要区域和国家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基础理论、学科史、方法论、前沿问题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各学科建设自主知识体系的原创性概念、命题和理论研究等。选题表述要符合项目定位,突出问题意识、学科视角,科学严谨、简明规范,避免引起歧义或争议。申请人须在课题论证材料中首先对选题作出说明,简洁明了地介绍选题所研究的核心问题、研究的视角等。四、申请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规定,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和组织开展研究的能力,能够承担实质性研究工作,品行端正、学风优良,同时须具备下列相关条件:(一)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具有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申请人可根据自身研究基础、前期成果、课题论证质量、预期研究成果体量等,选择申报重点项目或一般项目。(二)青年项目:男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90年4月25日后出生),女性申请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5年4月25日后出生)。(三)西部项目:符合(一)或(二)条件,且申请单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3个。ㄗ灾吻、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其他参照西部项目执行的部分科研单位。(四)全日制在读研究生不能申请(学历、学位证书标注日期均须在2025年4月25日之前)。符合申报要求的在站博士后人员可申请,其中全脱产博士后须从所在博士后工作站申请,在职博士后可以从所在工作单位或博士后工作站申请。(五)各项目课题组列入研究成员须征得本人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报。申请人可根据实际研究需要,吸收境外研究人员作为课题组成员。五、申请单位须符合以下条件:在相关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设有科研管理职能部门;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并承诺信誉保证。以兼职人员身份从所兼职单位申报的,兼职单位须审核兼职人员正式聘用关系的真实性,承担项目管理职责并承诺信誉保证。六、项目申报范围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3个学科和2个研究领域,申请人须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填写《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请书》(2025年3月制,以下简称《申请书》)。重点项目跨学科研究课题要以“靠近优先”原则,选择一个为主学科申报,同时列出1—2个相关学科。教育学、艺术学和军事学3个单列学科的申报,分别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办、全军社科规划办另行组织。七、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继续实行限额申报,限额指标另行下达。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申请单位要着力提高申报质量,从严控制申报数量,减少同类选题重复申报。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的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35万元,一般项目、青年项目、西部项目20万元。申请人应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管理办法》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详见我办网站)要求,根据实际需要编制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九、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完成时限:基础理论研究一般为3—5年,应用对策研究一般为2—3年。十、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报作如下限定:(一)申请人只能申报一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且不能作为课题组成员参与申报其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2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请;在研国家级项目课题组成员最多参与1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请。申报本次年度项目的申请人不能申报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二)在研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新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结项证书标注日期在2025年4月25日之前)。(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的申请人,同年度不能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国家级科研项目同年度申请人的课题组成员也不能作为负责人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选题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四)不得通过变换责任单位回避前述条款规定,不得将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申报材料以不同申请人的名义申报。(五)凡在内容上与本人已结项的各类国家级科研项目有较大关联的,须在《申请书》中详细说明所申报项目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否则视为重复申报;不得以内容基本相同或相近的同一成果申请多个项目结项。(六)凡以博士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为基础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须在《申请书》中注明所申报项目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联系和区别,并承诺在原论文(出站报告)基础上进行实质性修改,预期成果与学位论文(出站报告)的重复比例不得超过60%。(七)不得使用与已出版的内容基本相同的研究成果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八)立项后凡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名义发表阶段性成果或最终成果,不得同时标注其他基金项目资助字样。十一、申报课题实行同行专家通讯初评,初评采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论证活页》(含《选题说明》,以下简称《课题论证活页》)匿名方式。《课题论证活页》论证字数不超过7000字(其中《选题说明》不超过300字),要按规定的方式列出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不得出现任何可能透露申请人身份的信息。十二、申报纪律要求(一)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申报项目须按照《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和《课题论证活页》要求如实填写材料,保证申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没有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二)申请人要弘扬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自觉坚持公平竞争的原则,严格遵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规定。凡有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违规违纪等行为的,一经查实即取消参评资格,5年内不得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时通报批评,并责成所在单位依规进行处分,如获立项,一律撤项,并列入不良科研信用记录。(三)获准立项后,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遵守相关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结项成果形式原则上须与预期成果一致。除特殊情况外,最终研究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擅自出版者视为自行终止资助协议。如计划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或者外语撰写成果,须在《申请书》论证中予以说明。(四)责任单位和申请人要切实把好政治方向关和学术质量关,认真审核申请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各地社科管理部门和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要按工作程序对《申请书》、申请人及科研团队进行资格审查,合格的予以报送。十三、项目申报材料从我办网站下载。纸质版《申请书》经所在单位审查盖章后,报送本。ㄇ、市)社科管理部门或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十四、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和责任单位要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严格审核申报资格、前期研究成果的真实性、课题组的研究实力和必备条件等,签署明确意见后上报我办。十五、申报时间安排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实行网络申报,申报系统于4月15日零时至4月25日17时开放,在此期间申请人可登录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https://xm.npopss-cn.gov.cn)的“项目申报系统”,下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网络填报版)并按要求填写相关信息,检查内容无误后(申请书第一行出现“您现在可以上传申请书”的提示)上传申请书。逾期系统自动关闭,不再受理申报。申请人在线申报的同时仍需提交纸质版《申请书》一式3份,并确保线上线下《申请书》内容完全一致。《课题论证活页》不需提交纸质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研创新服务管理平台中的“项目申报系统”为本次申报的唯一网络平台,网络申报办法及流程管理以该系统为准。有关申报系统及技术问题请咨询400-800-1636,电子信箱:support@e-plugger.com。十六、申报组织工作要求(一)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在京委托管理机构要加强对申报工作的组织和指导,严格按规定做好申报信息审核工作,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一致性。项目申报材料于5月8日17时前完成线上审核,6月15日前将纸质版《申请书》报送至我办,逾期不予受理。(二)各省区市社科管理部门受理当地的课题申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规划办受理兵团的课题申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受理本院的课题申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受理本校(院)和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在京直属单位的课题申报,教育部社科司受理中央各部委所属在京普通高等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军社科规划办受理军队系统(含地方军队院校)的课题申报。全国社科工作办不直接受理个人申报。1.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请书_20250418094618A229.docx2.202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申请书《课题论证活页》_20250418094628A230.docx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_20250418094635A231.xlsx
2025.03.24
02-21
2025
关于申报2025年海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极速pk10
各单位: 2025年度海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开始正式申报。现将海口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申报2025年海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极速pk10》转发给你们,请各单位积极并认真做好课题申报的宣传、发动、组织和指导,详细研读申报极速pk10按要求申请。课题负责人只能申请1项课题,且作为课题组成员只能参与1项其他课题的申请。其他人员以课题组成员身份最多能参与2项课题的申请。课题负责人须征得所有课题组成员同意并签字确认,否则视为违规申请。 我校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3月7日前。申请人需按要求填写并提交纸制版《海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简称《申请书》4份)、《海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论证活页》(简称《论证活页》5份)和《2025年海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汇总表》(1份)。《申请书》《论证活页》均要求用计算机填写(申请人及课题组成员签名需本人手写签字),A3纸双面印制、A4版面,中缝装订报送至科研处(美兰校区图书馆606)。同时发送电子版至科研处邮箱keyanchu6596@126.com,电子邮件标题及文档名称请按“学院(教学部)+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的格式。申报极速pk10及课题申报所需的各项材料见以下附件。关于申报2025年海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的极速pk10_20250221153012A906.pdf附件2:海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请书_20250221153016A907.doc附件3:海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论证活页_20250221153020A908.doc附件4:2025年海口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申报汇总表_20250221153024A909.xls 科研处(学科办) 2025年2月21日
2025.02.21
11-08
2024
关于开展2022年校级科研项目结题工作的极速pk10
云龙校区管委会、各院(部)处(室):为做好2022年校级科研项目结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极速pk10如下:一、结题范围2022年已立项尚未结题、其他延期未结项和2023年提前结项的校级科研项目。二、结题要求按照《关于申报2022年校级科研项目的极速pk10》(海科科字(2022)6号)、《极速pk10关于开展2023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极速pk10》(海科科字(2023)13号)执行。三、材料要求1.学院(部门)审核通过的纸质版《极速pk10校级科研项目结题报告书》4份;2.项目成果和证明材料1套(包括论文,获奖成果,成果被决策部门采用、推广、应用介绍等);3.经费使用必须符合学校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和有关财务制度。四、截止时间纸质材料请于2024年11月30日前送至科研处办公室(美兰校区图书馆606),同时报送电子版至科研处邮箱。五、其他要求1.已到结题期限仍未结题,且未提交延期申请的按撤项处理,项目负责人3年内不得申报校级课题。2.各部门要认真核实材料,把好质量关,确保按项目申报书要求完成结题。联系人:贺老师、许老师电话:0898-65961186电子邮箱:keyanchu6596@126.com。附件3:极速pk10校级科研项目结题报告书_20241108145131A129.doc附件4:极速pk10校级科研项目变更登记表_20241108145137A130.doc
2024.11.08
11-06
2024
转发: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5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极速pk10
各有关单位: 现将《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5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极速pk10》转发给你们,请按照文件要求积极组织申报。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由教务处组织申报,科学研究由科研处组织申报。项目申报原则上参照指南进行,分重点项目、一般项目和自筹项目。为保证项目完成质量,项目负责人只能主持申报1个项目,作为项目组成员原则上不能超过2个项目。 我校受理截止时间11月22日,请将纸质《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一式四份(A4打。蟛嘧岸弧逗D鲜「叩妊?蒲а芯肯钅柯壑せ钜场沸胗肁3纸双面印制,控制在4个A4版面为宜,一式四份;《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一份报送至科研处,电子档以单位形式发送至科研处邮箱keyanchu6596@126.com。琼教高[2024]100号:关于开展2025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极速pk10_20241211120423A403.pdf附件3:2025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指南_20241212163619A459.docx附件5: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申请书_20241211120437A406.docx附件6: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_20241211120442A407.docx附件8: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论证活页_20241211120446A408.docx 极速pk10科研处 2024年11月6日
2024.11.06
极速pk10平台|极速pk10投注官网【首页】